毛澤東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經歷了哪幾個階段?考研政治主要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五部分組成,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大學本科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毛澤東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毛澤東思想是在同各種錯誤思潮特別是同教條主義錯誤傾向作斗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經歷了萌芽、形成、成熟和繼續發展等多個階段:
?【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考研專業課資料,點擊關注】一、在大革命時期萌芽:
(一)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標志著毛澤東思想萌芽。
(二)毛澤東的《國民黨右派分離的原因及其對革命前途的影響》、《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集中體現了我黨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初成果。
二、在土地革命戰爭前中期形成:
(一)20世紀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我們黨內盛行著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的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
(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同錯誤傾向斗爭中,不但在實踐上走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而且毛澤東還發表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對本本主義》、《怎樣分析農村階級》等一系列著作,初步形成了關于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理論。
(三)以鄉村為中心思想的確立和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提出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基本形成:
(1)1930年1月毛澤東發表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實際上確立了“要以鄉村為中心”的觀念。
(2)1930年5月毛澤東發表《反對本本主義》,包含了后來被稱之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的基本因子,初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
三、在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得到系統總結和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一)成熟的原因:
(1)1935年遵義會議毛澤東在全黨實際領導地位的確立是根本政治保證。1938年六屆六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
(2)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兩次勝利與兩次失敗的反復比較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經驗。
(3)抗日戰爭復雜環境和豐富實踐提供了深厚的現實土壤。
(4)在延安整風中黨的理論素養的加強和思想路線的端正創造了必要的思想和理論基礎。
(5)共產國際指導思想的改變提供了一定的外部環境。
(二)成熟的表現:
(1)毛澤東發表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戰爭和戰略問題》、《〈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改造我們的學習》、《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論聯合政府》等一系列著作,闡明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軍事、思想路線,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的理論體系。
(2)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初步形成: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是這個集體的重要成員。
(3)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論黨內斗爭》、《論黨》,周恩來的《關于黨的“六大”研究》、《論統一戰線》,朱德的《論解放區戰場》等分別從黨的建設、統一戰線、武裝斗爭等方面豐富了毛澤東思想的內容。
四、在解放戰爭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繼續得到發展:
(一)在理論上,毛澤東發表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論人民民主專政》、《不要四面出擊》、《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一系列著作,對已經形成的新民主主義理論進行豐富與完善,并在新的實踐基礎上形成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二)在實踐上,毛澤東及時領導全黨進行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新道路的探索。
(三)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陳云、鄧小平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重要成員為毛澤東思想的繼續發展做出了各自貢獻。
關注考研公眾號:“卡巴學長考研” 領取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大學考研資料包,找直系學長學姐